热门搜索:
起订量:3 价格:18523
起订量:10 价格:17520
蒸馏仪 CYSO2-6Y 全自动蒸馏仪 智能蒸馏仪
水样预处理:取250mL水样(如氨氮含量较高,可取适量并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过2.5mg),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百里酚蓝指示液,用氢氧化纳溶液或盐酸溶液调节至pH7左右.加入0.25g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
采用酸滴定法或纳氏比色法时,以50mL溶液为吸收液;采用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时,改用50mL0.01mol/L溶液为吸收液.
4.2 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0,0.50,1.00,3.00,7.00和10.0mL铵标准使用液分别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智能一体化蒸馏仪是根据实验室蒸馏预处理操作规程,集恒温加热、蒸馏终点自动控制、冷却水循环于一体的新型智能蒸馏处理装置。该仪器实验了精密控温、自动防倒吸、加热均匀、防暴沸、智能终点控制等功能。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经过计量认证实验室蒸馏回收率比对验,准确可靠,回收率达95%以上。该仪器可广泛适用于环保、疾控、水产、供排水、高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各类化学实验室需要蒸馏处理的场所,如挥发酚、氰话物、氨氮、凯氏氮油中水分等项目的蒸馏处理。
符合GB5009.34-2016相关标准
适用范围:食品中残留量、酒精度的蒸馏前处理项目
1.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 )
2.水质氰话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
3.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定法(HJ 537-2009 )
4.土壤氰话物和总氰话物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HJ 745-2015)
适用于:中药有毒元素的检测
蒸馏法注意事项
中药残留量测定仪主要由加热模块,蒸馏模块,冷却循环水模块以及吹模块组成加热模块设置了高,中,低三档加热速率控
制功能,可实现加热效率的控制面板蒸馏模块选用高硼硅材料,耐热性好,坚固耐用冷却水循环系统可选用外置冷却水循环机(内置可
选),确保冷却效果。氮吹模块可外接发生器或钢瓶,并配有高精度气体流量计严格控制氮吹速率
同时萃取蒸馏装置产品主要特点:
(1)选用密封红外陶瓷加热套,集热性好,加热效,并可防止液体洒漏引起的设备损坏问题
(2)全触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易控。
(3)加热装置独立控温,加热功率可调。
(4)加热**功能,蜂鸣提醒,自动停止加热
(5)外置冷却水循环机(内置可选),*外接自来水冷却
(6)配置独立精密流量控制系统。并可配备气发生器。
技术参数
1、操作方便,易学,较大的提高实验效率及数据准确性;
2、实验结束,蒸馏仪自动断电,*人工值守,安全,
3原装进口核心部件,免维护,防水,寿命长,稳定,可靠;
4、针对不同的试验项目,预设多种蒸馏模式,一键完成工作参数设定
5、厂家可根据客户的各种实验需求,提供多种实验方案及设备配置方案
6、加热炉数量6个,批量处理样品,快速
7、单个加热炉功率范围:100-750W,单炉单控
8.蒸馏时间:0-999分钟,时间运行结束,自动断电
值守)
9.单个接收瓶收集馏水样范围:0-250ml,控制精度±1mt(当接收瓶收集到的蒸馏水样体积达到设定值蒸馏仪自动断电,*人工
10、开始通电到沸腾时间:8min(以室温25度,单孔600.250ml自来水置于500ml烧瓶为例
11、蒸馏速度:4-15ml/min(蒸馏速度随输出功率的不通而变化);
12、功率、加热时间、收集蒸馏水样体积值可一键统一设定,也可单独设定每个单元的工作参数;
13、蒸馏仪可自动识别人员误操作造成的意外断电,自动恢复工作;
14、设备具有自动去皮功能,减少人工操作;
15、终点控制模式:时间模式或终点体积模式或双重模式;
16、电源:16A/220V(设备分两路供电);整机大功率:4800W;
17、配有防倒吸电磁阀,自动防倒吸;
18、设备自动记忆参数设定值,*重复设置;
19、整机尺寸:900mm*450mm*800mm
蒸馏法注意事项
当回流罐出现1/2~2/3液位时,启动回流泵向塔**打回流。在打入回流后,及时调整供热蒸汽量和冷却水量,防止塔釜和回流罐抽空。此时共
沸塔的塔**温度、塔釜温度、压力和回都在逐渐接近预先计算值。此阶段主要是先维持全回流和正常供热,便塔**、塔底参数逐渐向设定
值接近。
新建装置的共沸蒸馏塔开工时,先从塔进料口进醚化反应生成物,至塔釜液位有3/4~4/5高,向塔**冷凝器通冷凝水,向再沸器缓慢供蒸汽,
使塔釜温度以15~30℃/h速度升温。随着塔釜温度上升,塔釜液位逐渐降低,当液位低于1/3时继续向塔进料,如此反复进料直到塔**回流罐
出现1/2液位后,不再向塔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