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起订量:3 价格:5862
起订量:10 价格:5324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逐步提高,因此,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食物的富足,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和食品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追求的更高目标。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食品安全检验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可以有效的保证食物安全,解决食物检验工作中的问题,实现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和安全,因此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是确保食物安全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工作还有待加强。食物微生物检测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意义重大。该文将会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内容、影响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质量因素和如何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进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食物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内容
1.1 食物微生物检测概述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是否有食用价值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测,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情况,并且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 食物微生物检测的指标
目前,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三项。菌落总数主要是指食品检样在经过样品处理、培养基及其pH值、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条件的严格控制下的培养后,单位重量、容积或表面积上,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来自人或温血动物肠道,这些细菌是寄居于人及温血动物肠道内的常居菌,它会随着大便排出体外。食品中如果大肠菌群数越多,说明食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越大。故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卫生指标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具有广泛的意义;致病菌是能够引起人们发病的细菌。大肠菌群检验呈阳性,并怀疑食品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时可进行致病菌检验。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场合,应选择的参考菌群进行检验。
2 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的策略
2.1 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对检验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握和科学的控制。为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需要提高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检测人员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还要注重不断的提升自己。检测人员要接受定期的专业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及时的发现和处理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中的问题,注重提高自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2 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设施和环境的质量
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实验室环境的优劣会对检测结果造成重大的影响,实验室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这样可以减少交叉污染,同时还要对它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环境的质量。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设施要齐全,不仅要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对检测人员配备的保护设施,使他们免受伤害,也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
解答微生物限度检查仪检测时的常见问题
微生物限度检查仪采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配有内置进口隔膜液泵,不需外接抽滤瓶,液体直接通过隔膜液泵排除,减少了抽滤瓶使用上的繁琐,避免了连接不好造成抽滤速度慢等缺点。工作原理是将供试品注入微生物限度培养器内,通过检验仪自带内置进口隔膜液泵负压抽滤,将供试品中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用取膜器取出滤膜,转移至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上,菌面朝上,平贴。盖上盖子形成封闭的培养盒,置于相应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并计数。以下内容解答微生物限度检查仪检测时的常见问题:
一、梭菌检查中需置厌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是否指在厌氧培养箱中?
答:需要在厌氧培养装置中进行培养,未必是厌氧培养箱。
二、常规的监督抽样检品(包括原料)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是否要进行活螨检查并在原始记录与报告书中体现?
答:需要进行检查。可以在原始记录中体现,书上可以不出现,除非当发现有活螨检出。
三、包装材料的大肠埃希菌检查?
答:根据包装材料的不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取一部分,接种胆盐乳糖培养基进行检查;另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薄膜过滤,然后按规定的方法检验。
四、包材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了合格质量水平,通常产量下取样8个,要求8个瓶子均符合规定,如何进行?
答:每个瓶子分别进行实验。
五、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时,采用多种方法均未检出控制菌,如何处理?
答:在确保所使用的各种方法都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如果仍无法使试验菌生长,则应该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理由是该方法能够大程度地去除产品的抑菌作用。
六、大肠埃希菌具体操作规程?
答:参见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七、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的提取物入药,是否需要检沙门菌?
答:需要进行沙门菌检查。
八、制剂通则中,没有微生物检查项目的,是否可不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
答:可以。主要是二部制剂通则中口服片剂、剂、丸剂和颗粒剂。
九、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适用性检查细菌是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72小时,供试品检查中细菌是培养3天,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5天,那方法验证中应参照哪个时间进行培养。
答:应按照供试品检验时的条件,即细菌3天,霉菌和酵母菌5天。
十一、关于药典菌落计数结果的判断还存在疑义,望能举例说明。
答:不清楚所指的存在疑义是指哪方面。2010年版对结果报告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订,目前的规定应该比05版为清晰、明确。
十二、需做沙门菌检验样品量的确定?
答:10g(ml)用于样品计数检验和其他控制菌检查,10g(ml)用于沙门菌检查,10g(ml)
用于沙门菌检查的阳性对照。需要进行沙门菌检查的样品,检验用量应为30g(ml)。
十三、日常的实验室装备能否达到梭菌无氧的培养要求?
答:可以。可以采用厌氧培养盒(罐)。
十四、如果一个产品有两个规格,是否可以取其中之一做阳性对照?
答:每个规格均需进行阳性对照。
十五、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已做验试验的供试品,在检查时刻不必再做阳性对照”如何理解?
答:该标准操作规范中在无菌检查法中规定“供试品无菌检查应进行阳性对照试验”,表明不论是否进行了方法验证,在产品的每一次检验过程中,还进行阳性对照。
在控制菌检查的大肠埃希菌项下,指出“已做验试验的供试品,在该供试品检查时不必再作阳性对照”。该规定仅适用方法验证与供试品检查同时开展的情况。2005年版药典和2010年版药典在控制菌检查中均对阳性对照试验有明确规定,“进行供试品控制菌检查时,应做阳性对照试验。”产品检验中应以药典规定为准。
十六、药典中关于纯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是: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这句话的意思是细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霉菌及酵母菌总数不得过100个,是细菌+霉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如果是三者总数的话,那细菌总数限度是多少?霉菌及酵母菌总数限度又是多少?
答:是总数不得过100个。没有必要考虑各自的限度值。
十七、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中,产品中规定的溶解液是否可以换成其他的溶液?
答:可以。
十八、抗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答:这类产品的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需要进行调整,可以根据产品剂型的不同,选择薄膜过滤法或培养基稀释法等方法。
十九、为什么在日常样品检测中还需要做阳性对照(国外不需要)?
答:为了确保每一次检测对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都是有效的。
二十、对于同一个品种,药典为什么不规定统一的检测方法?
答:本版药典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也有某些品种已经收载了统一的检测方法,如用头孢类的无菌检查。之所以没有大量收载,主要是由于检测方法还没有经过必要的复核。
将微生物检验的统一方法收载在品种的各论项下,始终是努力的方向。
二十一、测定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时,每张滤膜过滤量是多少合适?需要先稀释吗?过滤完后需不需要冲洗?如我取10ml纯化水通过双杯体封闭式薄膜过滤器过滤,每张滤膜上的计数是以5ml为单位还是10ml为单位?
答:过滤量应以培养后出现的微生物数不**过100cfu/膜为标准。一般可不稀释。不需要冲洗。每张滤膜的过滤量为5ml。
二十二、细菌数为100g/g的,样品稀释级只做1:10,1:100的倍数就可以了吗?
答:可以。
二十三、培养时间3天,5天,可理解为72小时,120小时吗?
答:可以。这样为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