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适用范围:
1、制药行业:纯化水、注射用水、无菌制剂(大输液、小针剂、粉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眼用制剂、保养液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2、器械行业:纯化水、注射用水、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静脉导管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3、食品、饮料行业;
4、环保行业等。
集菌仪保养说明
仪器的使用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仪器的使用寿命,集菌仪的操作算不上复杂,但正确的使用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是有一定的**
1. 集菌仪的使用准备工作
1.1打开电源。
1.2检查仪器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噪声和振动。
1.3加、减速是否平滑有效。
1.4显示屏是否显示正常。
2.集菌仪的操作方法
2.1取出集菌培养器先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在无菌室打开无菌包装袋。
2.2将集菌培养器逐个放在不锈钢座上。
2.3将集菌培养器的导管装入智能集菌仪泵头,要求定位准确,导管走势顺畅。
2.4打开带检样品,插入针孔并消毒,然后将样品瓶定位。
2.5拔去进样双芯针管的护套,插入样品中,按“Run”键,开启集菌仪,再按“30R”“100R”“140R”“160R”调节所需转速;按“Up”“Down”键可上下调节转速,实施过滤集菌(应避免双芯针管进气滤膜被药液浸湿,影响进气)。
2.6完成集菌后,若样品含抑菌物质,用适当缓冲液清洗,清洗方法与集菌过程相同。
2.7启开培养基的铝盖,插针孔并消毒。
2.8摘下部空气滤器开口的胶塞,将集菌培养器底部滤器开口塞上胶塞,用止血钳依次开闭软管,开启集菌仪,将培养基泵入的集菌培养器。
2.9用小夹子夹闭与培养器连接部的导管,留下5-6cm导管,检出其余部分,并将开口端插入在空气滤器开口上。
2.10分别按规定进行培养,并观察培养情况。
2.11当换检品和完成过滤时,按下“Stop”键,仪器立即停止运行。
3.结束
3.1关闭电源。
3.2取下不锈钢底座进行清洗。
4.注意事项
4.1集菌仪必须有效接地。
4.2集菌仪长期不用,应切断电源。
4.3集菌仪应置于平稳的操作台面,其工作环境应避免振动和化学腐蚀。
4.4若无菌室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应将仪器置密封罩内,或搬出无菌室,以免损坏电子部件和腐蚀金属配件。
4.5应保持取样针上的过滤膜干燥,气流通畅,正常浸液。方法是在取样针插入瓶装流体样品时,应先开机,然后倒转容量瓶。
4.6换检品或完成过滤时应停机,否则会使集菌培养器内产生过高的气压,胶塞脱离,影响使用。可摘下胶冒放气,集菌培养器内的压力。
4.7若进液管内出现过多气泡,应将泵速降低,并检查气滤膜是否被浸湿,若不能进液,则检查进液针管是否畅通。
4.8集菌仪运转时切勿将手伸入转轴内,待扣在定位后再开机。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主要特征:
1、新型泵头:过滤顺畅,均匀,。
2、固定档位设计:设有“40R”“ 60 R”“ 160R”“ 240R” 四大档 位,可以满足大输液、粉针、水针等各种剂量供试品的过滤需求。
3、分体式的排液槽设计:可以自由移动,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槽内为弧形设计,废液不会残留在槽内,解决了长期实验后可能会产出的细菌。
4、瓶形支架设计:解决了传统的大瓶支架、小瓶支架换带来的麻烦 和操作过程中供试品掉下来的风险。瓶形支架将供试品牢牢固定在支架上,即,又美观。
5、智能集菌仪圆形卡口设计:传统式直角卡口在装软管的时候都是很费劲的,有时候还会把管子卡破,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现在圆形卡口,可以轻轻一卡,软管就可以进去,非常方便。
6、一体化开关设计:避免在机壳上开过多的孔,使机壳的清洁度高,人性化。
7、扳手根据人体力学设计而成,可以轻松将皮管卡牢。
8、增设脚踏开关,便于实验操作。
智能集菌仪和微生物限度检测仪的区别
智能集菌仪和微生物限度检测仪的区别
都是薄膜过滤法,智能集菌仪做无菌结果要求无菌,微生物限度的话是可以有菌的,智能集菌仪上面放反复使用培养器的话是可以做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的。微生物限度检测仪比较贵,智能集菌仪相对,一万多就可以买到了。
智能集菌仪的作用是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的仪器,配套集菌培养器使用。主要用于注射用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测,包括抗生素类及含有抑菌成份的药品、大输液、水针剂、灭菌器具、无菌注射用水等。智能集菌仪是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仪器,通过智能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供试品被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
操作步骤
泵头灭菌 2.放置滤膜 3.安装过滤杯
4.过滤供试品 5.取下过滤杯 6.转移滤膜
都是薄膜过滤法,智能集菌仪做无菌结果要求无菌,微生物限度的话是可以有菌的,智能集菌仪上面放反复使用培养器的话是可以做纯化水微生物限度的。微生物限度检测仪比较贵,智能集菌仪相对,一万多就可以买到了。
智能集菌仪和微生物限度检测仪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