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沈阳一体化SO2蒸馏仪CYSO-3中药SO2残留量测定装置产品说明:
检测仪主要原理是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残留量。本产品在严格遵循药典要求的基础上,整合加热,蒸馏,水循环及氮吹等功能为一体,可同时提供3-5个样品(空白样,平行样)的处理,从而大的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精度和减少了工作时间。
符合标准
中药残留量测定仪系列产品是根据《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2331一法之规定,用于测定经硫磺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的残留量。
应用范围
三联检定仪主要适用各类中药生产企业,中药科研院所,以及与硫磺薰蒸相关的食品生产企业等,用于常规残留量测定。
沈阳一体化SO2蒸馏仪CYSO-3中药SO2残留量测定装置主要特征:
1、选用密封红外陶瓷加热套,集热性好,加热,并可防止液体洒漏引起的设备损坏问题。
2、全触屏控制,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易控。
3、加热装置立控温,加热功率可调。
4、加热功能,蜂鸣提醒,自动停止加热。
5、配置立精密氮气流量控制系统。并可配备氮气发生器。(选配)
靠,回收率达95%以上。主要由加热装置、蒸馏装置、循环冷却水装置和接收装置四部加热装置设置了加热速率智能控制功能加热装置设置了加热速率智能控制功能,可实现加热温度和加热效率精密控制;智能一体化蒸馏仪为性设计,蒸馏、冷凝效果好;循环冷却装置设置了冷却温度显示和控制功能,可实现冷却效果。接收装置设置了蒸馏终点检测和自动停止加热功能,实现了智能加热控制。 传统的蒸馏设备,其加热、蒸馏、冷凝、接收部分等各自立,操作繁琐,效率较低;且由于缺乏蒸馏终点控制,常导致蒸馏失败,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明火加热易爆瓶,操作危险。该产品是根据实验室,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处理操作规程,智能一体化蒸馏仪集恒温加热、蒸馏终点自动控制、冷却水循环于一体的新型智能蒸馏处理装置。
沈阳一体化SO2蒸馏仪CYSO-3中药SO2残留量测定装置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实验了精密控温、自动防倒吸、加热均匀、防暴沸、智能终点控制等功能。蒸馏烧瓶是一种用于液体蒸馏或分馏物质的玻璃容器,具有外形美观、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多个领域中。用户使用蒸馏烧瓶时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蒸馏烧瓶使用注意事项,希望可以帮助用户好的应用产品。在水质化验和食品检测中,蒸馏操作是常见且又重要的前处理步骤。传统的蒸馏设备,其加热、蒸馏、冷凝、接收部分等各自立,操作繁琐;且由于缺乏蒸馏终点控制,常导致蒸馏失败,影响工作效率。
检查仪器不漏气后,加入待蒸的液体,量不要过蒸馏瓶的一半,关好瓶上的活塞,智能一体化蒸馏仪开动油泵,调节毛细管导入的空气量,以能冒出一连串小气泡为宜。被蒸馏液体中若含有低沸点物质时,通常行普通蒸馏,再进行水泵减压蒸馏,而油泵减压蒸馏应在水泵减压蒸馏后进行。当压力稳定后,开始加热。液体沸腾后,应
技术参数:
显示方式 液晶触摸屏
加热方式 远红外陶瓷加热(无明火加热,功耗小)
氮吹控制 主机设有氮气总接口,单孔的氮气流量可通过流量计单控制(选配)
温度控制 内置微沸加热控制系统,温度控制范围可到200℃
蒸馏单元数 3组
蒸馏烧瓶规格 标配:1000ml烧瓶
接收瓶规格 标配:100ml*3锥形瓶
额定功率 1850W
额定电压 220V/50HZ
外形尺寸(mm) 800*520*850
漏电保护装置 有
防干烧设计 有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药材及中药软片残留量的蒸馏前的处理
沈阳一体化SO2蒸馏仪CYSO-3中药SO2残留量测定装置测定蒸馏装置如何校准:
将零点气和标准气体依次导入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校准仪器零点和校准量程。通入零点气和标准气体的方法如下:
a)气袋法:用标准气体将洁净的集气袋充满后排空,反复三次,再充满后在6h内使用。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校准步骤进行校准。
b)钢瓶法:将配有流量控制器及导气管的标准气体钢瓶与采样管连接,打开钢瓶气阀门,调节流量控制器,以仪器规定的流量,将标准气体通入仪器的进气口。注意各连接处不得漏气。对于分析仪内置抽气泵的,应适当增大钢瓶气供气流量,并采用旁路泄压方式,气路内没有负压且分析仪进气量不会过大。按仪器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校准步骤进行校准。
蒸馏法注意事项
当回流罐出现1/2~2/3液位时,启动回流泵向塔打回流。在打入回流后,及时调整供热蒸汽量和冷却水量,防止塔釜和回流罐抽空。此时共
沸塔的塔温度、塔釜温度、压力和回流量都在逐渐接近预先计算值。此阶段主要是先维持全回流和正常供热,便塔、塔底参数逐渐向设定
值接近。
新建装置的共沸蒸馏塔开工时,先从塔进料口进醚化反应生成物,至塔釜液位有3/4~4/5高,向塔冷凝器通冷凝水,向再沸器缓慢供蒸汽,
使塔釜温度以15~30℃/h速度升温。随着塔釜温度上升,塔釜液位逐渐降低,当液位1/3时继续向塔进料,如此反复进料直到塔回流罐
出现1/2液位后,不再向塔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