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纯水薄膜过滤器 CYW-100S 外置泵不锈钢微生物限度检测仪 无菌培养过滤器
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对检验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握和科学的控制。为确保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需要提高微生物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检测人员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还要注重不断的提升自己。检测人员要接受定期的专业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及时的发现和处理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中的问题,注重提高自身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2 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设施和环境的质量
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实验室环境的优劣会对检测结果造成重大的影响,实验室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这样可以减少交叉污染,同时还要对它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进行合理的控制,保证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环境的质量。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设施要齐全,不仅要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要对检测人员配备的保护设施,使他们免受伤害,也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
2.3 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的质量
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需要有专人保管并要对它们的使用和维护进行及时的记录,定期对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保证其能准确的为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服务。还要注意对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杀菌处理和保存,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4 对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
在对食物进行微生物检测时,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检测过程。从食物微生物的取样、培养一直到得到检验结果,中间的各个环节和相应的操作流程和规范都需要检测人员的严格履行。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束后,及时的清理垃圾,将实验室消毒清洁。对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进行质量保证可以确保食物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进而保证食物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健康。
微生物薄膜过滤器,微生物限度检测仪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使用说明:
实验准备:取硅胶管一根,将一端套在过滤装置的出液口,另一端套在收集瓶的进液口(不锈嘴);再取另一根硅胶管,一端套在收集瓶的抽气端(白色塑料嘴),另一端通过不锈钢宝塔接头与真空泵相连
1、试验前,应先将滤杯清洗干净、晾干、取滤膜(50mm)侵泡到纯化水里3~5min,滤杯及滤膜支撑网消毒备用(可采用火焰灭菌器快速消毒)。
2、用镊子夹住滤膜放在抽滤装置的滤网上。
3、将其供试品注入过滤杯内,然后启动真空泵,再打开相应阀门,实施过滤集菌。
4、 供试品过滤集菌结束后(滤膜上没有水珠),关闭真空泵开关,用无菌镊子取出密封圈,在用无菌镊子取出滤膜。
5、将滤膜贴到事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菌面朝上,平贴,不得有气泡。相应的液体培养基注入滤杯内,培养基覆盖滤膜表面即可。
6、盖上盖子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及恒温培养箱中,按规定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逐日观察、计数。
7、仪器正常性检测:取600ml~1200ml纯化水,每个滤杯注入100ml纯化水,接通真空泵电源,再分别打开相对应的阀门,实施抽滤(抽滤时间1~5min为正常范围),根据速度将准备好的纯化水加入滤杯中,纯水顺畅地从排液口流出,即视为仪器可正常工作,如果过滤速度过慢或无法过滤,请检查: A.管路连接是否漏气,滤杯密封性是否良好; B.检品是否含有较多不溶性的颗粒,悬浮物等; C.检查不锈钢网片是否堵塞,不锈钢底座出液孔是否堵塞。若属其他原因,请与厂家联系。
8、清洗:仪器长期没有使用,再次使用前仪器管路应对管路进行消毒,可采用以下消毒剂:
A乙醇 B新洁尔灭 C甲醛 D次氯酸溶液.消毒方法:准备100ml消毒剂、200ml无菌水(不需微孔滤膜); 先将100ml消毒剂过滤,保持3~5分钟,再将200ml无菌水进行过滤,即可完成管路消毒。
物限度检查仪检测时的常见问题:
一、梭菌检查中需置厌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是否指在厌氧培养箱中?
答:需要在厌氧培养装置中进行培养,未必是厌氧培养箱。
二、常规的监督抽样检品(包括原料)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是否要进行活螨检查并在原始记录与报告书中体现?
答:需要进行检查。可以在原始记录中体现,书上可以不出现,除非当发现有活螨检出。
三、包装材料的大肠埃希菌检查?
答:根据包装材料的不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取一部分,接种胆盐乳糖培养基进行检查;另一种是将浸提液合并后,薄膜过滤,然后按规定的方法检验。
四、包材微生物限度检查规定了合格质量水平,通常产量下取样8个,要求8个瓶子均符合规定,如何进行?
答:每个瓶子分别进行实验。
五、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时,采用多种方法均未检出控制菌,如何处理?
答:在确保所使用的各种方法都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如果仍无法使试验菌生长,则应该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理由是该方法能够大程度地去除产品的抑菌作用。
六、大肠埃希菌具体操作规程?
答:参见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七、动物组织及动物类原药材的提取物入药,是否需要检沙门菌?
答:需要进行沙门菌检查。
八、制剂通则中,没有微生物检查项目的,是否可不进行微生物项目检测?
答:可以。主要是二部制剂通则中口服片剂、剂、丸剂和颗粒剂。
九、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中,适用性检查细菌是培养48小时,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72小时,供试品检查中细菌是培养3天,霉菌和酵母菌是培养5天,那方法验证中应参照哪个时间进行培养。
答:应按照供试品检验时的条件,即细菌3天,霉菌和酵母菌5天。
十一、关于药典菌落计数结果的判断还存在疑义,望能举例说明。
答:不清楚所指的存在疑义是指哪方面。2010年版对结果报告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订,目前的规定应该比05版为清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