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智能集菌仪 ZW-808A 封闭式无菌培养器 蠕动泵进样品抽滤器
1. 新型泵头:过滤更顺畅,更均匀,更安全。
2. 固定档位设计:设有“40R”“ 60 R”“ 160R”“ 240R” 四大档 位,可以满足大输液、粉针、水针等各种剂量供试品的 过滤需求。
3. 分体式的排液槽设计:可以自由移动,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槽内为弧形设计,废液不会残留在槽内,解决了长期实验后可能会产出的细菌。
4. 瓶形支架设计:解决了传统的大瓶支架、小瓶支架更换带来的麻烦 和操作过程中供试品掉下来的风险。瓶形支架将供试品牢牢固定在支架上,即安全,又美观。
5. 圆形卡口设计:传统式直角卡口在装软管的时候都是很费劲的,有时候还会把管子卡破,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现在圆形卡口,可以轻轻一卡,软管就可以进去,方便。
6. 一体化开关设计:避免在机壳上开过多的孔,使机壳的清洁度更高,更人性化。
7、 扳手根据人体力学设计而成,可以轻松将皮管卡牢。
8. 增设脚踏开关,更便于实验操作。
【适用范围】
1、 制药行业:纯化水、用水、无菌制剂(大输液、小针剂、粉剂、生物制品、、眼用制剂、保养液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2、 医疗器械行业:纯化水、注射用水、、、输血器、静脉导管等的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3、 食品、饮料行业;
4、 环保行业等。
集菌仪是集菌培育器的配套运用仪器,经过集菌仪的定向活动加压作用,口罩被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育,以查验口罩是否含菌。检测口罩进程:口罩经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育器中,使用集菌培育器内构成的下压,经过0.45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口罩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搜集在滤膜上,经过冲刷滤膜除掉口罩的抑菌成分。然后把所需培育基经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集菌培育器中,放置规则的温度培育,调查是否有长菌现象。广泛适用于用无菌制剂的无菌,包括类及含有抑菌成份的药品、大输液、水针剂、灭菌器具、无菌用水等,也可用于食物、饮料职业等微生物限度查看。
微生物限度检验的集菌仪(反复使用培养器)SOP纯化水、注射用水、上清液、口服液等的薄膜过滤方法
1.取滤膜(直径50mm)N张,浸泡在纯化水里约5分钟
2.用镊子取出滤膜,平贴在不锈钢网片上,将不锈钢网片放入不锈钢底
座里,放入垫片和O型圈,将螺盖和杯体盖紧组装成一套完整的全封闭过滤培养器。
3.灭菌,用牛皮纸将组装好的培养器包好,放入高压湿热灭菌锅里进行灭菌(按照2005年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灭菌。
4.取灭菌好的培养器至微生物限度检定室,进行集菌过滤。
5.打开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将集菌好的滤膜平贴在培养基上(滤膜上不可以有气泡产生)。
6.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培养。
1、仪器bi须有效接地。
2、若无菌室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应将仪器置于密封罩内,或搬出无菌室,以免损坏电子部件和腐蚀金属配件。
3、应保持取样针上的过滤膜干燥,气流畅通,正常进液。方法是在取样针插入瓶装流体样品时,应先开机,然后倒转容器瓶。
4、更换检品或完成过滤时,应停机,否则会使培养器内产生过高的气压,使胶帽弹出,影响使用。可摘下胶帽放气,消除培养器的压力。
5、若进液管内出现过多气泡,应将蠕动泵转速降低,并检查进气滤膜是否被浸湿,若不能进液,则检查进液针管是否畅通。
6、仪器运转时切勿将手伸入蠕动泵内,待扣上蠕动泵柄和钩后再开机。
7、更换或紧固转轮时bi须关闭仪器电源操作。
8、避免将转轮进行高温或湿热灭菌,避免转轮浸润消毒,液体进入转轮时应及时擦拭干净。
9、本机具有蠕动泵安全保护功能,当打开蠕动泵动块时,仪器会自动停止运行,合上后需按RUN/STOP”键或踩动一下脚踏开关恢复运行。
10、避免连续踩动脚踏开关。
11、踩动脚踏开关后,脚不要立即松开,应适当延迟至仪器启动或停止。
12、避免将脚踏开关置于具有强腐蚀性、氧化性的环境。
13、避免将脚踏开关内部进入液体。
14、避免液体渗入机壳。
三、集菌仪养护
1、仪器工作环境要符合要求,以确保仪器的使用寿命,请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查。
2、仪器使用完毕后,对表面进行擦拭,保持清洁。
3、定期对蠕动泵、排液槽进行清洗,可脱卸部位(除转轮外)可进行湿热灭菌。
4、定期对动块轴处进行清洁,当有液体进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