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微生物限度检测仪 CYW-300S 一次性薄膜过滤器 3联实验型纯水过滤器
蛋白质芯片技术又称蛋白质阵列,是指将已知的大量蛋白质固定在经化学修饰的固相载体上,在保留蛋白质物化性质的基础上,蛋白质与载体表面结合,再用激光扫描系统或者电感耦合器件获取相关图像;然后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分析图像、定性定量结果。Howell等采用俗称软蚀刻的微接触印刷技术制作出了一种可以大肠杆菌E.coli O157∶H7及鲑肾杆菌的抗体微阵列,结果表明:此芯片与其他有害微生物的交叉反应少,检出浓度为7×107cfu/ml,检测时间是40min,是一种很有效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方珍建立了检测E.coli O157
H7的液相蛋白芯片方法。通过绘制检测曲线,分别应用该方法及H2O作溶解剂的液相芯片方法检测实际牛肉样品。比较该方法与细菌分离培养法的阳性检出率,能检出阳性的低浓度为103cfu/ml,低检出限为100cfu/ml;与18种肠道菌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3次重复实验,批间变异系数7.61,重复性良好;应用该方法检测牛肉样品中人工添加细菌,能检出阳性的低浓度为0.5cfu/ml;应用该方法检测154份实际牛肉样品,检出阳性样品19份,而细菌培养法检出阳性样品16份。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通量、重复性好、应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且微型化的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同基因芯片技术一样,费用高,发展还不成熟。
高性能便携式微生物检测仪将多种检验方法的优点集合应用,如培养皿法、酶法、*法、基因法,具有便捷、操作简单、检验*、高灵敏性、高特异性、消耗、定性半定量测量等诸多优点。
检测对象:活菌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肠道杆菌科、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亚盐还原梭状芽孢杆菌、霉菌(、酵母菌、军团菌等,可以定量检测。
检测产品特点有应用范围广,应用于食品、饲料、、水质、空气微生物检测等众多领域,可检测固态、液态、气态及膏状、浆状等多种样本。使用方便:一套便携系统即可完成采样、实验、后处理等工作,*配备多种检测仪器。操作简单:检测样本只需1ml或1g,且*前处理,只需3个步骤就可完成操作。高灵敏度:可检测到数量级为1cfu的目标微生物,满足国内微生物检测标准。高特异性:特异性高达99.999%,杜绝非目标微生物造成的实验干扰。准确度高:可**定量分析。检测数量:8个插槽可同时提供8项不同实验,13类不同标准培养环境。检测:10min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可用于现场检测。高智能化:能够自动控制孵育温度和孵育时间,并可自动生成实验报告。全自动化:独立、持续地检测并记录瓶中的微生物数量。
生物物质的检测
传统的食品生物物质检测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和耗费较大的体积,而微流控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于食品生物物质的检测。微全分析系统长时间的进行生物物质污染监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其基本原理在于能够分析构象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病毒之间作用机理,可减少传感器界面的非特异性识别。对于其他应用微流控进行生物物质检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芯片对检测物质的作用,形成相应的反映,达到检测的效果。
2.3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是当今核磁共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该方法具备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和精度高的特点。该技术主要借助分析氢质子驰豫时间,从而实现定量和定性的检测食品中的被检测项目:
(1)食品杂质的检测
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对于食品掺入的其他物质进行,从而有效的出食品问题。其典型的应用如牛奶杂质检测、羊奶杂质检测和油质等。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能够获得食品中含水量、持水量、蛋白质状态等,从而检测各部分的是否存在受掺假杂质的影响,达到检测食品安全的目的。此外,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在检测油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主要借助分析脂肪含量,进行油样的横向弛豫时间的分析,从而辨别油质的好坏。低分辨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检测地沟油、老油和非食用油,不需要加入特殊试剂,操作简单。